六月,雨水多,气温也开始逐渐攀升。
夏季骄阳似火,我们时常觉得食欲不振、身体乏累、疲倦体热、精神不佳,所以“夏伤于暑”,要熬过去,于是便有了苦夏之说。
善于在节气变化中寻求养生之法的中国人,“以苦克苦”是对待苦夏常用的法子。
一旦进入到夏天,苦瓜、苦菜便成了中国家庭餐桌上的心头爱,“多吃点苦”也成了长辈们一语双关的生活和养生哲学。
*文内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
所谓“夏天吃苦,胜似进补”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炎夏适时吃苦是对抗苦夏最直接的办法。
中医的苦味哲学
中医强调四季五行,其中春属木、夏属火、秋属金、冬属水。在中医理论学说中,夏季对应五脏六腑,于是又属心。
夏天阳气旺盛,人体的心火系统失去平衡,容易出现心慌心悸、心前区疼、嘴唇指甲发青、口舌生疮、失眠多梦、神经衰弱、冠心病等情况,这都是心火大的表现。
中医五味,为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。
《灵枢·五味》中说:“五味各走其所喜,谷味酸,先走肝;谷味苦,先走心;谷味甘,先走脾;谷味辛,先走肺;谷味咸,先走肾。[1]”所以,夏季“吃苦”,有助于降“心火”。
讲到这我们便会明白,为什么具有清热、燥湿、泻下和降逆作用的方子普遍偏苦,如苦丁茶、凉茶等,原来深层的道理藏在了这里。
吃苦不单单“下心火”一点,它的诸多好处早就写在了众多中医典籍之中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中说:“苦者,能泻,能燥,能坚[2]”;《药品化义》则说:“苦坚脆,燥湿,直行,降下,涌泄,祛垢,解毒,开导,养血,补阴”。
具体来说,吃苦对我们的身体有以下好处:
开胃消食:夏天炎热,我们的肠胃功能减弱,胃肠消化液分泌减少。苦味食物可刺激味蕾,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,从而增进食欲、促进消化。
健脾祛湿:中医认为,夏令暑盛湿重,困脾胃。苦味食物可清心泻火、除湿利尿,帮助机体维持平衡,促进健康。
清热养心:苦入心,能清心火。苦味食物多有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的功效,在阳气日盛的夏天非常适合心火大的人群。
去烦热促精神:天气炎热,人容易精神不振、倦怠乏力。中医认为,食苦可泄烦热。苦味食物中含有少量可可碱和咖啡因,提神醒脑,让人舒适轻松,可缓解由暑热、烦闷带来的不良情绪,较快地恢复精力。
除此之外,苦味食物中,一如苦瓜、莴笋等含较多钾离子、膳食纤维和某些活性成分,对我们人体的血糖、血脂也起到辅助调控作用。
辨清体质再吃苦
虽然我们上面说了诸多吃苦的好处,但夏天多吃苦并不一定好,并非人人都适合。学会吃苦,知道什么时候吃苦,比盲目去追求“以苦养生”要重要得多。
湿热体质宜食苦
脾胃虚寒者要谨慎
中医五味对应不同的体质,一般来说,湿热体质宜适量食“苦”,寒性体质宜量食“温”,热性体质宜食“凉”,体质虚弱者宜食“酸”。
在很多苦味药材如苦菜苦瓜苦丁中,中医都会额外强调一点:脾胃虚寒者慎用。苦味之物大多寒凉,适合热性体质或体质健壮者;脾胃虚寒或患有脘腹疼痛、大便溏泄者不宜食。
【不适宜人群】
老人和小孩大多脾胃虚弱,不宜多吃苦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;
女性经期不宜吃苦,避免血行受阻,导致经行不畅、痛经等妇科疾病;
孕期女性不宜吃,苦味之物多寒凉,以免腹泻,同时对子宫收缩有一定刺激作用。
如果你的身体适合吃苦,又恰巧在夏天出现面部爆痘、口舌干燥生疮、小便发黄、烦躁失眠等状况,这个时候,多吃点苦味之物对身体有大有裨益。
常见的苦味好物
苦瓜、苦菜、苦丁,这是从名字就能辨认的苦味食物。除了这些,还有芹菜、莴苣、丝瓜、冬瓜、莲子、杏仁、菊花等也是苦味食物大家族的成员。
这里和大家介绍三款既常见又当季的苦味好物:
苦瓜又名凉瓜,既为食物,又为中药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苦瓜苦寒、无毒、除邪热、解劳乏、清心明目、益气壮阳。
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,含量高于一般蔬菜。此外,苦瓜内还有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铁、胡萝卜素、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等,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这里推荐一款特别适合爽口的药膳食疗之方——五味苦瓜:
新鲜苦瓜250g,将其洗净,去掉瓜瓤,切成薄片放在碗里,添加麻油、番茄酱、醋、蒜蓉拌匀,最后撒上香菜末即可。五味俱全,爽口开胃[3]。
营养功效:开胃消食、清暑美容。对慢性胃炎、吸收不良综合症、中暑单纯性消瘦均有疗效。
【食用小贴士】
若想减轻苦瓜的寒性,可在烹饪前焯水,在烹饪苦瓜的时候可适当加入辣椒,以平衡苦寒;
想要去除苦瓜苦味,可去籽去白膜;也可提前用盐腌制20分钟;或凉水漂洗几次,挤压去苦汁;也可加盐焯水去苦。
苦菜是初夏时节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礼物。
苦菜又名荼、荼草、苦马菜、苣荬菜,为菊科植物苣菜的全草,也为中药,性味苦寒,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的功效,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。
苦菜吃法多样,可蘸酱:只需要将新鲜苦菜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去苦,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,控干水分,调出自己喜欢的酱料,加少量麻油,这样吃到的是苦菜原汁原味的味道。
也可凉拌:将新鲜苦菜放入沸水中焯软,冷水降温,再去除水分,放入适量蒜泥、香醋、食盐、辣椒搅拌均匀,可开胃消食、清热解毒。
莲子即从莲子中剥取出来的莲的种子,味苦,性寒,有固精止带、补脾止泻、益肾养心之效。
莲子食法多样,和不同食材搭配会有不同的养生效果。
可与山药搭配熬粥,益气健脾,收涩止泻。适用于脾胃气虚,运化失健,湿浊下注所致的便溏泄泻、食少纳呆、消瘦乏力、面色无华、胸脘痞闷等。
再给大家推荐一味非常适合女孩子食疗好方:莲子龙眼汤
取莲子30g,芡实30g,薏苡仁50g,龙眼肉8g,水500ml,蜂蜜少许。将上述4种原料加水大火煮开,再用小火煮1小时,最后加入蜂蜜即可。
此食疗方可促进新陈代谢,改善粗糙、病态的皮肤,夏天皮肤粗糙、面色无华者非常适合。
吃苦,是中国人特有的养生智慧,苦可去火可清心;同时也是先苦后甜的人生哲学。
*文内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
参考文献:
[1]《灵枢·五味》,即《灵枢经》第五十六篇文章,主要论述五谷、五菜、五果、五畜中的五种性味,为后世食养疗法奠定了基础。
[2]《金匮要略心典》,《金匮要略》注本,简称《金匮心典》,清代尤怡(在泾)纂注.
[3]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,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.